在数字资产交易领域,中币(ZB)曾占据一定地位,然而其发展历程波折不断,关于 2025 年它能否恢复交易,充满诸多不确定性。
中币的困境始于 2022 年。当年 8 月 2 日,中币 ZB 发布公告,称部分核心应用突遇故障,停止充币、提币服务。随后,区块链安全公司派盾监测到其热钱包转出约 780 万美元资金并抛售。此后,中币 ZB 的社交媒体账号停止更新,市场对其信任度急剧下降。
2023 年 12 月 7 日,加密交易平台中币发布公告,宣称经过长时间维护,ZB 交易已于 12 月 6 日 16:00 恢复上线,并列出新上市的交易对 。但社区反映,当时仍无法进行提币,合约资产在升级后消失,且 ZB 上交易对的流动性极差,BTC、ETH 等价格与市场价格有较大差值 ,这让其所谓的 “恢复交易” 备受质疑,难以被认定为真正意义上的恢复运营。
从当前形势分析,中币要在 2025 年恢复正常交易,面临重重阻碍。在监管层面,全球对加密货币交易的监管日益严格。在中国,虚拟货币相关业务活动被明确界定为非法金融活动。即便在国际上,各国也纷纷加强监管,要求交易平台具备严格的合规资质,如牌照许可、遵循反洗钱与反恐怖融资法规等。中币此前的异常状况,使其在合规审查方面面临巨大挑战,难以满足监管要求,这成为其恢复交易的一大制度性障碍。
从用户信任角度看,中币此前停止提币、资金异动等事件,严重损害了用户对它的信任。众多用户的资产仍处于无法提取状态,相关维权话题不断。在社交平台上,关于 “中币花松秀跑路” 等话题阅读量超 11 万,大量用户投诉中币骗取虚拟资产后跑路 。这种信任危机短期内极难消除,即便中币尝试恢复交易,也难以吸引大量用户回归,缺乏用户基础,交易活动将难以活跃。
技术与运营方面同样问题重重。中币此前称核心应用故障,但具体技术问题并未清晰披露。恢复交易需要稳定、安全的技术架构支撑,包括交易撮合系统、钱包安全体系、数据存储与处理等方面。长时间的停摆,可能导致技术团队流失、技术更新滞后,要重建完善的技术体系并非易事。而且,中币背后运营团队的状况不明朗,相关企业多数已吊销,法人或股东的企业仅有一家处于存续状态 ,运营团队的不稳定,使得中币恢复交易后的持续运营能力存疑。
虽然 2025 年加密货币市场整体呈现一定的回暖趋势,部分交易平台如 Binance US 于 2025 年 2 月 19 日恢复 USD 服务 ,但中币要借此东风恢复交易,难度极大。除非中币能够彻底解决合规问题,赢回用户信任,重建技术与运营体系,否则在 2025 年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恢复交易,希望十分渺茫,投资者应谨慎对待,不可盲目期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