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加密货币的 “动物园” 中,“屎币” 是知名度仅次于狗狗币的模因代币,其正式名称为柴犬币(Shiba Inu,简称 SHIB),因谐音戏称得名 “屎币”。这种诞生于 2020 年 8 月的加密货币,凭借社交媒体炒作与名人效应一度上演暴涨神话,却也暴露了小众代币市场的非理性狂欢。
从本质来看,屎币是典型的 “社区实验型” 代币。与比特币的技术奠基不同,它基于以太坊区块链发行,无底层技术创新,仅靠 “去中心化自发社区” 的概念维系,发行总量高达 1000 万亿枚,且无数量上限设计。其初始定位更接近狗狗币的 “跟风者”,甚至被贴上 “狗狗币杀手” 的标签,但缺乏实际应用场景,早期仅能在二级市场进行投机交易。
屎币的爆火完全依赖外部流量驱动。2021 年 5 月,特斯拉 CEO 马斯克在社交媒体回应 “寻找柴犬”,直接引发屎币日内暴涨 251%,登上全球交易所涨幅榜首。这种 “名人一句话定涨跌” 的现象,让其成为 FOMO(害怕错过)情绪的完美载体 —— 有投资者宣称 3000 元本金狂赚 60 万元,更吸引无数散户熬夜盯盘追高。但狂欢背后是极致的风险:2021 年 9 月 Coinbase 宣布开放其交易后,短暂上涨 25% 后便陷入持续震荡,市值波动幅度远超主流加密货币。
更值得警惕的是其 “空气币” 属性与监管风险。业内普遍将屎币归为 “毫无价值” 的山寨代币,其价格完全由市场情绪与资金炒作决定,与韩国那款靠排泄物发电支撑的 “粪币” Ggool 形成荒诞呼应 —— 后者至少有能源转化场景,而屎币仅停留在交易符号层面。中国等国家早已明确禁止加密货币交易,美国、欧盟也在强化监管,SEC 主席更是将此类市场称为 “狂野西部”,直指其存在欺诈与操纵风险。
对普通投资者而言,屎币绝非理财选择。它的存在印证了加密货币市场的投机本质:没有技术支撑、缺乏应用场景,仅靠模因效应与名人背书维系的代币,终究是 “博傻游戏” 的工具。认清其 “无价值炒作标的” 的本质,远离追高投机,才是对资产最基本的保护。










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