Inticom 币属于什么档次?空气币本质与诈骗风险警示

 

“Inticom 币属于什么档次” 的疑问看似聚焦虚拟货币分级,实则触及典型的空气币骗局 —— 经多方核查,公开渠道中既无 Inticom 币的官方白皮书、技术架构说明,也无合规运营主体信息,其所谓 “档次” 划分纯属投机者编造的宣传噱头。此类代币本质是缺乏任何价值支撑的诈骗工具,暗藏非法集资与财产损失风险,且我国已明确禁止虚拟货币交易,需高度警惕。

从虚拟货币的常规分级逻辑看,Inticom 币连 “最低档次” 的合规门槛都未达到。行业内对虚拟货币的非官方划分多以市值、流动性、生态落地为核心标准:头部如比特币、以太坊市值占比超 80%,具备一定市场认可度;二线币种虽市值较低,但仍有公开运营团队与应用场景。而 Inticom 币未进入全球任何主流行情平台(如 CoinMarketCap)的收录名单,既无公开市值数据,也无真实交易量记录,甚至无法查询到区块浏览器上的链上数据,完全脱离了 “虚拟货币” 的基本技术形态,与南京王某案中虚构的平台代币如出一辙。

Inticom 币的 “档次” 宣传,本质是复刻空气币的经典诈骗套路。投机者通过社交平台散布 “Inticom 币属欧洲合规一级代币”“对接跨境支付场景即将上线” 等虚假信息,伪造与斯洛文尼亚金融机构的合作公告(与意大利查获的境外诈骗模式高度相似),再以 “早期私募低价认购”“持币分红” 为诱饵吸引入金。这种手法精准利用了公众对 “档次”“合规” 的认知盲区,与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警示的 “借区块链概念炒作” 骗局特征完全吻合:依托互联网跨境传播,以高大上理论包装,实质是 “借新还旧” 的庞氏骗局。

参与 Inticom 币相关活动,面临多重法律与财产风险。从财产安全看,此类代币价格完全由幕后团队操控,待吸引足够资金后便会集中抛售 “割韭菜”,导致价格归零,正如杭州王某案中虚构平台的行情数据,与真实市场毫无关联,投资者资金直接流入骗子账户。从法律层面看,我国十部门公告已明确虚拟货币交易属非法金融活动,Inticom 币作为空气币,其交易行为不受法律保护,重庆何某就因买卖虚拟货币流水过大被判非法经营罪。更隐蔽的是,此类代币常被用于洗钱、诈骗等犯罪活动,个人参与交易可能无意中成为犯罪帮凶,触犯 “帮信罪”。

辨别 Inticom 币骗局需把握三个核心:一是查技术根基,任何无白皮书、无链上数据的代币均为空气币;二是验合规资质,通过国内外监管机构官网核实所谓 “合规认证”,警惕境外背景造假;三是拒高息诱惑,正规金融产品绝不会以 “低风险高回报”“层级分红” 为宣传点。

在此郑重提醒,“Inticom 币属于什么档次” 是伪命题,其本质是精心设计的诈骗陷阱。虚拟货币无真实价值支撑,所谓 “档次” 划分仅是诈骗工具。我国对非法金融活动的打击从未松懈,切勿被虚假宣传误导,远离所有虚拟货币交易。若发现疑似线索,立即向公安机关举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