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ETH(以太坊)在中国合法吗?” 这一问题的答案明确且不容置疑:ETH 在中国不具备合法性,其相关的发行、交易、存储、兑换等活动均属非法金融行为,参与者不仅面临财产损失风险,还可能触及法律红线,需依据监管政策与司法实践彻底认清危害。
从法律定性来看,ETH 完全符合我国禁止的虚拟货币特征。根据 2021 年十部门联合发布的《关于进一步防范和处置虚拟货币交易炒作风险的通知》,虚拟货币不具有与法定货币等同的法律地位,不具有法偿性与强制性等货币属性,其相关业务活动属于非法金融活动。ETH 作为典型的虚拟货币,既无央行或任何公共权威机构背书,也未锚定任何真实资产,其价格仅依赖市场炒作波动,与 “空气币” 的核心特征高度一致。该通知还明确指出,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从事虚拟货币的代币发行融资、交易炒作等行为,ETH 的所有相关活动均被纳入禁止范畴,不存在合规操作的空间。
从交易行为来看,境内 ETH 交易已被全面禁止且不受法律保护。我国早已关停境内所有虚拟货币交易平台,严禁任何机构和个人为 ETH 交易提供中介服务,包括交易撮合、资产托管、清算结算等。实践中,若用户通过境外平台参与 ETH 交易,不仅面临平台跑路、资产被盗等风险,相关民事法律行为也因违背公序良俗而无效。例如,某法院曾审理一起 ETH 投资纠纷案件,投资者因境外平台失联导致数十万元资产无法追回,最终法院判决认定交易非法,驳回其维权诉求,明确损失需自行承担。此外,ETH 交易常伴随洗钱、非法集资等违法犯罪活动,2025 年上海警方破获的一起跨境诈骗案中,嫌疑人正是利用 ETH 的匿名性转移赃款,涉案金额达 500 余万元,相关参与者均被依法追责。
从法律风险来看,参与 ETH 相关活动可能触犯多项法律。若个人为 ETH 交易提供技术支持、推广引流等服务,可能涉嫌非法经营罪;若协助转移 ETH 赃款,则可能构成掩饰、隐瞒犯罪所得罪或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。根据司法判例,此类案件中,即便参与者未直接获利,只要涉案金额达到一定标准(通常 10 万元以上),就可能被认定为 “情节严重”,面临有期徒刑、罚金等刑事处罚。同时,ETH 价格波动剧烈,2024 年曾因市场情绪单日暴跌 18%,大量投资者因追高买入遭受惨重损失,且无法通过法律途径挽回,进一步凸显其高风险属性。
在此郑重提醒:切勿被 ETH 的市场炒作迷惑,其在中国的合法性已被监管政策明确否定。我国唯一合法的数字货币是央行发行的数字人民币,任何虚拟货币投资均等同于 “与风险对赌”。若发现 ETH 相关非法活动线索,应立即向公安机关或金融监管部门举报,切实守护自身财产与法律安全。










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