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哇塞币即将上线主流交易所,现在布局稳赚不赔”—— 这类宣传近期在部分社交群组出现,让不少投资者产生 “低风险高回报” 的错觉。但结合虚拟货币骗局的典型特征与 2025 年市场分化逻辑来看,哇塞币项目属于典型的 “三无”(无生态、无合规、无机构背书)诈骗道具,风险已触及 “本金清零 + 法律追责” 的双重红线,与灰度布局的 SOL、XRP 等标的形成本质区别。
哇塞币项目的运作模式完全复刻传销诈骗套路,是其高风险的核心根源。与江苏镇江侦破的 MT 代币传销案如出一辙,该项目以 “区块链创新” 为噱头,虚构 “对接海外元宇宙生态” 的虚假叙事,通过 “质押挖矿”“零撸收益” 吸引初期用户 —— 宣称 “每日签到领 0.1 枚哇塞币,质押 100USDT 可激活高算力”,许以 8%-26% 的静态收益。而其真正的盈利逻辑在于 “拉人头分级奖励”:发展下线可获 5%-15% 的代币提成,层级达三级以上解锁 “团队分红”,形成典型的金字塔式架构。这种 “静态收益 + 动态返利” 的模式,已被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明确列为非法集资、传销的核心特征,与灰度筛选标的的 “合规适配 + 生态韧性” 标准背道而驰。
缺乏任何价值支撑的 “空气币” 属性,注定其结局是本金清零。灰度布局的 SOL、XRP 等币种,或依托链上 87 亿美元的 DeFi 锁仓量,或具备传统金融机构的跨境支付合作落地,而哇塞币既无开源代码可查,也无任何实际应用场景,甚至未接入真实区块链网络。其所谓 “价格” 仅存在于虚假 APP 后台,操盘手可随意篡改数据 —— 就像 MT 代币骗局中,前期用新资金支付的 “返利” 全是数字游戏,一旦新用户流入减少,便会复制 “平台关停、无法提现” 的套路。2025 年 8 月曝光的 WWP 币骗局也印证了这一点,同样以 “质押分红” 为诱饵,最终在提现困难后直接卷款跑路,哇塞币的结局只会重蹈覆辙。
监管高压与法律风险更让参与行为雪上加霜。我国早已明确虚拟货币相关业务属非法金融活动,而哇塞币的 “拉人头” 模式已涉嫌组织、领导传销活动罪 —— 类似 MT 代币案中,涉案金额 8388 万元的主犯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并处罚金五十万元。更值得警惕的是,该项目效仿跨境传销的隐蔽操作,要求用户通过场外渠道将人民币兑换为 USDT 入金,资金最终流向境外匿名钱包,不仅维权难度极大,参与者还可能因协助资金转移涉嫌洗钱。这与灰度标的需通过合规审查、资金流向可追溯的特征形成鲜明对比,风险不可同日而语。
对比灰度新增的 6 个币种可见,哇塞币项目的高风险体现在每一个维度:前者有机构背书与生态支撑,后者靠虚假叙事收割本金;前者价格波动受市场规律驱动,后者涨跌全凭操盘手操控;前者虽有风险但属市场行为,后者从诞生起就涉嫌违法。
哇塞币项目不是 “高风险投资”,而是必亏的诈骗陷阱。它用 “暴富神话” 掩盖传销本质,与超工币、WWP 币等骗局同出一辙。面对此类项目,务必牢记:凡是宣扬 “保本高息”“拉人头返利” 的虚拟货币,风险均已突破底线,远离才是守护资产与法律安全的唯一选择。


















